1.何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功能降低的现象。
2.引起土壤污染物质有哪些?
① 有机物类:农药、除莠剂、酚、苯并芘、油类等
② 化学肥料:氮、磷、微量营养元素
③ 重金属:镉、汞、铅、镍、铬、砷、铜、锌等
④ 放射性物质:铯-137、锶-90等
⑤ 致病微生物:肠细菌、肠寄生虫、结核杆菌。
3.土壤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① 工业污染源:工业“三废”物质排放
② 农业污染源:化肥、农药、畜禽粪便
③ 生活污染源:城乡生活废水、农家肥等
④ 其它污染源(废弃物焚烧等)
3.土壤污染的特点有哪些?
① 隐蔽性和滞后性 ② 累积性
③ 不可逆性、持久性 ④ 难治理性
4.土壤污染的危害性有哪些?
① 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污染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农作物可能会吸收和富集某种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② 危害人居环境安全: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场地未经治理直接开发建设,会给有关人群造成长期的危害。
③ 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土壤动物(如蚯蚓)和微生物(如根瘤菌)的生长和繁衍,危及正常的土壤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不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肥力保持,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发生转化和迁移,继而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其他环境介质,可能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5. 污染土壤的类型有哪些:
按照主要污染物的类型来划分,城市工业污染土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 重金属污染场地。主要来自钢铁冶炼企业、尾矿,以及化工行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场,代表性的污染物包括砷、铅、镉、铬等。
② 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场地。我国曾经生产和广泛使用过的杀虫剂类 POPs主要有滴滴涕、六氯苯、氯丹及灭蚁灵等,有些农药尽管已经禁用多年,但土壤中仍有残留。我国目前农药类POPs场地较多。此外,还有其它POPs污染场地,如含多氯联苯(PCBs)的电力设备的封存和拆解场地等。
③ 以有机污染为主的石油、化工、焦化等污染场地。污染物以有机溶剂类,如苯系物、卤代烃为代表。也常复合有其它污染物,如重金属等。
④ 电子废弃物污染场地等。粗放式的电子废弃物处置会对人群健康构成威胁。这类场地污染物以重金属和POPs(主要是溴代阻燃剂和二噁英类剧毒物质)为主要污染特征。
6.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怎样?
全国土壤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 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7.针对土壤污染,政府出台了哪些相关规定?
①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第四段第(三)点“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一节提出:“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以大中城市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治污设施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典型污染场地和受污染农田为重点,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对责任主体灭失等历史遗留场地土壤污染要加大治理修复的投入力度。”
②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第七段提出“积极实施各项环境保护工程(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其中,优先实施8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开展一批环境基础调查与试点示范,投资需求约1.5万亿元。”重点工程中的第二个“改善民生环境保障工程”中提到“受污染场地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
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要求已被污染地块改变用途或变更使用权人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土壤环境风险评估,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地块,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治理达标前不得用于住宅开发。
④ 江苏省《关于规范工业企业场地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3〕246号)要求:原从事化工、农药、石化、医药、金属冶炼、铅蓄电池、皮革、金属表面处理、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及其他可能造成场地污染的工业企业,场地在开发利用前,污染责任人或场地使用权人应委托专业机构对受污染场地开展环境调查工作,需进行风险评估的,污染责任人或场地使用权人应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
……
8.什么是土壤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
土壤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一般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3类方法。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热处理技术是应用于工业企业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的主要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热脱附、微波加热和蒸气浸提等技术,已经应用于苯系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污染土壤的修复。
化学修复技术:相对于物理修复,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发展较早,主要有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和电动力学修复等。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等技术。
采用工程、物理化学和化学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大规模处理污染土壤,并且能导致土壤结构破坏,生物活性下降和土壤肥力退化。生物修复是一项高效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容易被大众接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业内人士认为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土壤修复技术正朝着6大方向发展,即向绿色与环境友好的生物修复、联合杂交的综合修复、原位修复、基于环境功能材料的修复、基于设备化的快速场地修复以及土壤修复决策支持系统及修复后评估等技术方向发展。